• 歡迎訪問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站

    當前位置:主頁 > 技術文章 > 掌握兩點抗體選擇不再是難題

    技術文章

    Technical articles
    掌握兩點抗體選擇不再是難題
    時間:2015-08-07 點擊次數:786

    不同的實驗使用的抗體也大為不同,根據試驗應用的類型、樣本蛋白的結構性質、樣本的種屬、抗體宿主的種類以及抗體的標記和檢測具體情況選擇zui符合實驗實際操作情況的單抗和二抗。恒遠總結一下兩點供廣大科研愛好者參考。

    (一)動物的選擇
    目前應用zui廣的是小白鼠和大白鼠,尤以小白鼠為好。就品系而言以Balb/c小白鼠應用zui廣,因為所有的小白鼠骨髓瘤系均從Balb/c小白鼠系誘導出來。Balb/c系小白鼠必須用純系的,雌雄均可,以8~12周齡為宜。
    大白鼠也可,能產生較多量的單克隆抗體。現在已經在小鼠雜交瘤的基礎上,發展了小鼠-大鼠,小鼠-人以及人-人雜交瘤技術。
    (二)免疫
    一般而言,抗原的純度不很重要,特別是免疫原性較強的抗原。
    免疫程序、劑量和方法是關系到是否能得到所需要的單克隆抗體的關鍵之一。
    正常小鼠脾臟含有能產生各種不同抗體的b淋巴細胞,一只純種小白鼠估計能產生1.0×107~5.0×107種不同的抗體。因此一只正常的小白鼠的脾細胞與小鼠骨髓瘤融合,只能有千萬分之一的機會獲得某一種特定抗體。所以為了提高得到某種雜交瘤的機會,必須加強免疫,使產生特異性抗體的B淋巴細胞大量增加。
    B淋巴細胞的不同發育階段對獲得陽性雜交瘤也有很大影響。有人認為處在轉化時期的B淋巴細胞可能更易于融合,而免疫以后7~8天,雖然是抗體產生的高峰時期,但形成有活力的雜交瘤細胞的可能反而減少。故一般認為加強免疫后的第三天應殺鼠取脾做細胞融合。
    1.可溶性抗原(蛋白質) 以1mg/ml~5mg/ml的溶液加等量的弗氏*佐劑乳化,分多點小鼠皮下注射,總量為0.3ml~0.6ml,間隔3~5周再同樣注射一次,10天后,斷尾取血一滴,測抗體效價,選滴度高的小鼠做融合試驗。一個月后可以經靜脈(尾靜脈)給予無佐劑抗原0.2ml~0.4ml,3~4天后,殺死小鼠取脾做融合用。
    2.顆粒性抗原 如抗原來源方便,可以不加佐劑而增加免疫次數,縮短間隔時間。例如用羊紅血球免疫小白鼠,以1%濃度每只皮下注射0.2ml,每周2次,共免疫5~8次,取脾前3天,再免疫一次即可。

    版權所有 © 上海恒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滬ICP備11004148號-3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

   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

    服務熱線

    13564766906

    19821325306

    掃一掃,添加微信

    化工儀器網

   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
    国产色